![]() | 当前位置:首页 |
|
全面推行营改增工作动态(第135期) | |
|
|
全面推行营改增工作动态
第135期
湖北省国税局营改增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3月20日
有一种倒下叫屹立 ——追忆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国税干部胡传文
“点燃自己,照亮他人”,是他微信的个性签名,更是他这短暂平凡人生的真实写照。他在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财税员、税务员、副股长、分局长、科长,37年奔波在征管一线。他的音容笑貌最后定格在“监利县十六届人大代表出席证”的照片上,浓发,高大魁梧,戴着宽边眼镜,略有笑容的嘴角些许上翘,平和而淡定。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税政科科长胡传文因连续加班,劳累过度,引发心脏主动脉血管夹层破裂,于2017年2月18日以身殉职,55岁的生命定格在征管路上。震惊、哀恸、惋惜,在初春空寂的晨风中,数百人伫立默哀,追念他对税务工作最为炽热的情怀和坚守使命的精神。
有一种倒下叫屹立,有一种定格叫永恒 2017年2月17日,农历新年进入尾声,人们依然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胡传文已投入紧张的工作。他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谁也想不到,死神正在向他悄悄袭来。下午4点,他和税源管理科的同志探讨如何解决一家企业的税收政策问题时,突然用手按压胸口,面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面对同事关切的询问,胡传文咬着牙说:“只是胸口有点疼,没事,先把这家企业的问题解决……”没来得及说完,他从椅子上摔倒在地,旋即神志不清。同事们赶紧将他送往县医院救治,傍晚6点又转送武汉同济医院,此时,胡传文已不能动弹,陷入深度昏迷。 翌日中午,胡传文只剩下游丝般的呼吸和若有若无的脉搏。即将被送入手术室时,连夜从昆明刚刚赶回来的妻子,对着手术车上的他喊了两声“传文、传文……”胡传文毫无反应,只有监测仪器上艰难闪烁的心跳曲线,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17点27分,监利“国税尖兵”胡传文,一颗平凡而博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他走得那么悄无声息,连只言片语都没留下。他的妻子没想到在进入手术室前见丈夫的那一面竟成为了此生的永别,妻子再没唤回朝思暮想的爱人。在广东中山,女儿在炎热的夜里哭湿了枕头。 近40年的基层工作,胡传文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虽然生前获得过数不清的荣誉,那些奖状和证书却不知被他藏在哪儿,到处寻不着。办公桌上,只见三大摞营改增企业的资料,抽屉里则是“营改增”政策文件及纳税辅导材料。他最后的时间永远停留在他热爱的税政岗位上,也定格在他国税人的理想信念中。
有一种责任叫坚守,有一种追求叫奉献 2016年是税政科最繁忙的一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这场战役一打响,胡传文便身先士卒,带领同事投身到前沿阵地上。作为监利县局营改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传文一方面主导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另一方面严密组织对1369户纳税人基础信息的采集、清理,随后密集开展政策辅导、纳税申报培训,为500多户“营改增”纳税人办理防伪税控设备,出色的完成了“营改增”前三个阶段的工作。100多个日日夜夜“连轴转”,工作强度很多,他仍挤出时间学习研究“营改增”政策,成为名副其实的“政策通”。他还常常把休息的机会让给别人,主动承担了中午值班的工作任务,有时见到其他同事加班,还自掏腰包买水果慰问大家,把水果切好后放入一个个的盒子中,插上牙签后再送到大家手中。有人开玩笑说:“你干嘛对我们这么好啊?”他笑呵呵的答道:“你们为‘营改增’服务,我为你们服务!” 2016年4月,监利县国税局“营改增”培训首次开讲场面火爆,这次被邀请来参加培训的50多家企业全部来自监利县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是此次“嫁营娶增”的重点之一。尽管此前该局已通过多种方式向纳税人传递政策信号,但面对“营改增”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税制改革,一些具体政策和操作细节仍让不少纳税人迷茫。“这次国家税制改革是要确保绝大部分纳税人税负只降不升,请大家放心。下面我就来给你们解读一下具体政策。”胡传文的娓娓道来给一脸茫然的纳税人注入了清醒剂。培训结束后的答疑阶段,纳税人一拥而上,团团围住胡传文,他耐心给纳税人一一解答,让纳税人从“营改增”政策出台初期的一头雾水到此刻的醍醐灌顶,从面对税率更迭的茫然无措到此时的笃定踏实,从以前参加税务培训的心不在焉到现在的淡定点赞,在座的纳税人朋友们满意而归。 去年“五一”,因病被弟弟接到云南休养的妻子给他订了4月30日的机票,打算借着“五一”假期一家能够团聚。然而当时正值全面推开“营改增”“开好票”的关键节点,整个“营改增”专班在这一个月里都没有任何休假,他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营改增”工作中,向家人表达了深深歉意。8月,女儿给他买了到中山的往返机票,让他休年假来看看外孙,他也因“营改增”工作繁忙,再次放弃了一家团聚的机会。女儿抱怨道:“税务局难道离了你就不转了吗?”胡传文听完微微一笑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关键时刻我不能擅离职守啊!”虽然胡传文两次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但平时总会抽空去看望双方的老人,嘘寒问暖,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善良、任劳任怨的孝子。
有一种感动叫真心,有一种品质叫无私 在清新整洁的玉沙大道,常常能见到胡传文早来晚去的身影。清晨,他把科室每个角落都打扫一遍,夜幕降临,他还在整理着厚厚的档案卷宗。下班了,却迟迟不见他起身,他要留下来帮大家关好电脑、锁好门,总是最后一个才离开。“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多而忘为。”这是胡传文常挂在嘴边教导同事的一句话。 自1994年入党以来,胡传文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每当纳税人前来办理涉税业务,他都会热情接待,帮助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纳税人的需求,他坚持上门辅导企业办税,认真做好全县一万多家纳税人的政策宣传和辅导工作,并完成了全部档案资料记载。 有一次,栖湖置业公司在周末给他打电话咨询:“房地产老项目和新项目如何划分?如果我的工程只是打了地基,表面看不出来是否还能算老项目?”他接到电话后放弃休息,到办公室查阅资料,第二天赶到纳税人的基建工地,进行现场解答,让纳税人非常感动。“在营改增期间,他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不管是电话还是面对面咨询政策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直到我能弄懂为止。我还是现在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让我对他从相识、相知到尊重。”栖湖置业财务总监谭曲说道。 2015年上半年,玉沙集团负责出口业务单证收集的报关员突发疾病,延误了出口退税申报。按规定,出口退还企业无正当理由延迟申请退税,税务部门不予受理。胡传文了解此事后,立刻和玉沙集团取得联系,同时,迅速将此事向县局分管领导反映,并多次与市局和省局进行沟通联系。他实地走访了企业,通过仔细核实该企业报关员身份、工资记录和病例等资料,认定企业手续资料完整,现场答复报经省局认可后,最终为企业补办出口退税,让企业避免了116万元的损失。事后,企业十分感激,多次想邀请胡传文吃饭以示感谢,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为企业排忧解难是我们应负的责任,不接受宴请是应守的纪律。 胡传文讲人情却不徇私情。他的弟弟就在自己服务了10年的企业——玉沙集团工作,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弟弟干的竟然是最辛苦的搬运工,每日三班倒,月工资仅有1800元,父母和弟弟多次请他给玉沙集团的领导打个招呼,能够换个好点的岗位,但是胡传文严厉的回绝了,并说自己不愿意因为这种事情给企业添麻烦,也不愿意利用职务之便去谋私利,因为这件事情,父母气得一个月没有理他,弟弟一家对他也颇有微词。他经常讲,做人只有清清白白,才能无愧于心。
有一种拥有叫付出,有一种怀念叫铭记 胡传文是个好人,这是同事们异口同声的评价。平常不管谁见到他,他总是带着亲切的笑容。不管谁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愿意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 税政科的李云霞是2013走上工作岗位的,她说:“胡科长就像我的家人一样关心我、帮助我。”为了帮助李云霞尽快熟悉业务,胡传文指导她学习税收政策法规。一旦有了新政策,胡传文都会自己先学习,等全部吃透理解了,再传授给李云霞。县局推荐的“营改增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的荣誉本来是给胡传文的,他放弃了评选资格,并推荐了李云霞,称她在“营改增”工作中很努力,而且年轻人更需要荣誉来激励前行。“营改增”期间,因为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科室人手紧张,长期巨大的工作压力让才入职不久的小姑娘快崩溃了,大哭了3次,但每次胡传文都耐心的劝导她,让她能够平复心情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奋斗。 去年6月,国税离职了近20年的黄昌珍小孩患病住院,需要动手术,胡传文得知消息后,当即捐款1000元,托人送往医院。只因黄昌珍离职之前在税政科上班,有这层关系,胡传文觉得自己有义务照顾这个困难家庭,向她伸出救助之手。 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一年以前。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单位并没有安排胡传文参与帮扶工作,他以志愿者的身份主动加入救助队伍,每天在工作之余义务接送遇难者家属,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他与国税志愿者们一道,排成两队长龙,手把手传递救援物品。他还找到“爱心八队”的联络人,留下了自己的联络方式。那些天,人们看见了一个国税志愿者脸上凝重的表情。 “我曾得到过他的赏识,得到过业务上的辅导和工作上的帮助。对他美好的念想,涌现在眼前!”追悼会之后,容城分局的杨军写下这段话,在微信朋友圈与大家分享一个和蔼可亲的老领导,一个忠厚为人的老大哥,一个老党员的榜样力量。 “今天忙不忙啊”,这是纳税服务科的李宏听到胡传文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李宏说:“‘营改增’攻坚战打响后,他为了减轻办税服务厅的压力,经常呆在大厅中,为纳税人答疑解惑。我还常笑他,说他就是我们纳税服务科的一个编外人员。” 不管是“他”、“她”还是“他们”,每一个平凡脸孔的背后都有不少让人感到暖心的瞬间。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一张亲切的面容却又在人生的河流里瞬间消逝…… 二月惊雷,西门堤下的板车街度过一不眠之夜。“老胡”、“小胡”、“传文”、“胡哥”、“胡科”……不同的称谓,嘈杂的呼喊,撕破了寂静的长夜,诉说着同一份思念和缅怀。68岁的段先进、王昭茂,72岁的刘扬秀……平日很少掉泪的老人们,突然听说“小胡”走了,眼角处滚出了晶莹的泪花。大家邀约起来,搭公交车来到半路堤,来为“小胡”送行。他们和胡传文并不经常见面,只知道邻居彭家的女婿就像彼此的家人一样关心对方,那份温暖和感动会被他们一辈子珍藏。 “我掠开雨湿了的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起这最后一次目送。”不管怎样,我们能陪你到天亮…… |
|